六十載薪火相傳,櫛風沐雨;六十載春華秋實,栽桃培李。12月16日上午,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六十周年慶典大會在南昌大學前湖校區(qū)隆重舉行,學院師生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院友齊聚前湖之畔,共同慶祝新聞與傳播學院六十華誕。在莊重的奏唱國歌儀式后,本次慶典正式開始。
開幕式
江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務委員會副主任郭建暉代表省委宣傳部到場祝賀并致辭,他指出,自2014年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江西省委宣傳部簽訂了部院合建的共同協(xié)議之后,新聞與傳播學院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統(tǒng)領下,形成了日漸豐厚的文化內涵,為祖國培養(yǎng)了越來越多的新聞人才。他提醒,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我們對新時代的問題與挑戰(zhàn)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并做出有效的改變,而這些都需要被寄予厚望的院友們的大力幫助。他希望,借這次院慶激發(fā)廣大校友感恩母校、懷念母校的情感,激勵他們常回江西,宣傳江西,傳遞江西心聲,共同引導形成有利于江西發(fā)展的輿論環(huán)境與社會氛圍;精誠合作,傳承創(chuàng)新,群策群力,為建設江西、光耀贛鄱做出新貢獻。
江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郭建暉教授
南昌大學黨委副書記黃恩華教授代表學校致辭,他表達了對新聞系建系六十周年的祝賀,回顧了原江西大學新聞系六十年發(fā)展歷程中的關鍵節(jié)點,并指出六十年來新聞系緊跟時代潮流,建設穩(wěn)中有進,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就,這離不開學院新聞棟梁和骨干的幫助,更離不開一屆屆校友院友們所凝聚的社會力量。他指出,本次慶典既是一次喜慶活動,也是一次聚智引才的盛會,學院建設需要借助校友的智慧和力量,整合社會資源,傳承學術脈絡。他鼓勵新聞與傳播學院以2020年博士點復評工作為契機,宏觀把握,以“學科、學術、學者、學生”為一體的系統(tǒng)思考統(tǒng)籌各項工作,為學校2035年長遠規(guī)劃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具有黨性、人民性和服務性的新聞人才。
南昌大學黨委副書記黃恩華教授
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陳信凌教授圍繞“學院文化與學院精神”發(fā)表致辭,先從他親身經歷的三個小故事講起,表達了他對往屆院友們共同懷有的濃濃的同學情誼和母校情懷的感動,以及一位位模范教師對新一代新傳人的激勵和鞭策。他指出:我們有以院為家的學生,也有愛生如子的老師,以及諸如此類的感人故事,這些都不是孤立的現象,它是從一個內核開出的美麗花朵。這個內核就是我們學院的向心力與凝聚力,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助力學院、關心學院、推動學院向上提升的精神指向。最后,他表示學院將戮力同心,群策群力,利用現在的多種有利契機,進一步提高能見度與顯示度;并且培持續(xù)培養(yǎng)出既有德有才又有情有義的畢業(yè)生,以光大學院文化,延續(xù)我們的學院精神。
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陳信凌教授
同學們向在場的老前輩們獻花之后,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劉仁圣教授代表老領導、老教師致辭。他回顧了六十年前江西大學新聞系創(chuàng)建時,新聞系開拓者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又描述了三十年前院慶的歡欣鼓舞,并感嘆于今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強大的教學梯隊。俯瞰風雨六十年,他感慨萬千:“南昌大學新聞系真可謂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也就是我們薪火相傳的新傳精神?!痹谡劦叫侣勁c傳播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歷經坎坷最終“修成正果”的風雨歷程時,他如數家珍地列舉出了為新傳學院的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事跡。他指出,六十年來,我們始終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培養(yǎng)了一批批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傳媒人才,這正是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強大的品牌力量使然。
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劉仁圣教授
86級新聞校友、中國傳媒大學教務處處長王曉紅教授在致辭中表示:“飲其流者懷其源”,自己對學院的感恩之情從未消逝,并從業(yè)界精英的視角指出了當今時代對新聞傳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鼓勵學弟學妹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智慧、磨練品德、提高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現在,面向未來。她指出,這些年看到我們的學院越來越好,越來越強,當年的新聞系和今天的新聞學院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對這里充滿感情的學生,非常自豪。“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我們對未來世界的認識、我們的所思所想都會打上學院的烙印,學校給我們賦予的智慧、品德、靈性、能力將一直發(fā)揮作用。
中國傳媒大學教務處處長王曉紅教授
98級新聞校友、PE投資人胡威在致辭時講到,在我們離開學校時,帶不走的是課本、是書桌,帶走的是知識,是大多數人一生賴以謀生的手段,一份傳媒理想和職業(yè)擔當,是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造就了我們的今天。隨后82級新聞校友、新火基金會的籌備組代表、歌華在線董事長劉小寧先生介紹了成立基金的相關情況,并舉行了捐贈儀式。
捐贈儀式
慶典大會宣讀了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30家全國兄弟新聞院系,光明日報、香港鏡報、江西日報、江西廣播電視臺等46家媒體單位,以及全國各地、社會各界院友發(fā)來的賀信與賀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在賀信中提到,欣聞貴院六十周年院慶,謹致以熱烈祝賀與誠摯祝福!半個多世紀櫛風沐雨,貴院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學科發(fā)展諸領域有傳承、有創(chuàng)造、有特色、有擔當,成績斐然,遂成新聞傳播教育一方沃土。六十一甲子,從此再出發(fā)。冀貴我兩院攜手并進、守望相助,共創(chuàng)新時代美好未來。江西日報社發(fā)來賀信,“六十年砥礪寒暑育滿室芝蘭,一甲子薪火相傳奏精進華章”,以祝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輝煌與美好。1958級新聞系的胡振華校友,因十多年前的車禍導致現在斷臂、殘腿、失明,他請夫人代勞,發(fā)來賀信,表達賀忱,這是一位80多歲校友情系母校、情系校友的真摯情誼。
慶典大會由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徐亮主持。他真摯感謝到場的所有院友對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關心與幫助,也對學院更上一層樓,迎接下一個六十年表達了期待與祝福。
慶典期間,學院舉辦了六場校友論壇,圍繞“黨媒、央媒的成長路徑”、“媒體運營與品牌傳播之道”、“新媒體的機會與未來”、“新聞人的轉型創(chuàng)業(yè)成長”、“新聞人的堅守與堅持”和“新聞理想與責任”六大主題展開探討。同時還舉辦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院慶歡迎晚會。新老新傳人同臺亮相,用“古韻為聲,香樟之律”、“初新如故,未來可期”和“傳媒之光,筑夢華章”三個篇章的演出向大家展示了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六十年寒暑春秋,凝結夢想光榮”的光輝歷程和“弦歌不輟風雨路,薪火相傳輝煌篇”的歷史底蘊。
分論壇照片
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前身是1958年6月創(chuàng)建的江西大學新聞系,六十年來歷經坎坷,期間經過了創(chuàng)建、停辦、復辦、合并、設院、分系、復院的曲折發(fā)展過程,大致經歷了初建期(1958—1965)、恢復期(1973—1984年)、發(fā)展期(1984—1992)和騰飛期(1993——至今)四個階段。2014年1月10日,南昌大學重建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為全校院系治理結構改革后首個新成立的學院。同年,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與南昌大學簽約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2017年獲批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現在國內具有這項資格的只有23所高校。(供稿:余玉、劉德傳、楊曉莉)